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10万元党费撬起3亿元葡萄产业 全球今热点

时间:2023-01-14 18:03:37来源 : 人民日报客户端

“村坊村及周边7个关口葡萄主产村全年葡萄总产量达3万余吨,总产值超过3亿元,链接2500余户,户均增收8000余元……”1月8日,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花坪关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、花坪镇村坊村党支部书记黄曙辉仔细盘点今年关口葡萄产业后,心里美滋滋的。


(资料图)

在建始县委组织部和花坪镇政府,珍藏着一份领款单,上面清晰记载着2003年5月12日,花坪镇政府领取了一笔10万元的党费扶贫款。

时任花坪乡(2011年撤乡设镇)党委副书记的余民族和时任村坊村党支部书记的冉茂卓记忆犹新:当时正是关口葡萄产业“嗷嗷待哺”之时,这笔10万元的扶贫党费如甘霖降下。没有这笔10万元的扶贫党费,就没有现在的关口葡萄产业。

解渴犹如甘霖

因村坊村及周边地区的小气候,种出的关口葡萄自带玫瑰香气,也格外甜。20世纪90年代开始,当地有农户在房前屋后零散种植,补贴家用。

2002年,建始县纪委与县委组织部对口联系村坊村,大家一起商议,选个好产业。选来选去,都觉得关口葡萄好。

当时花坪镇政府也希望把关口葡萄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,2001年,在村坊村一组打造了60亩规范标准园。但除此之外,只有零散种植,产业几乎是一张白纸。

当时主抓该产业的余民族和冉茂卓很清楚成本:发展一亩葡萄园,需要立水泥柱、拉铁丝,加上买苗子等,至少需要5000元。

发展离不开群众支持,但不种口粮种葡萄,群众确有顾虑。群众会上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:

“投钱建了葡萄园,万一卖不掉,一家老小吃什么?”

“我们不懂技术,到底搞不搞得成?”

群众犹豫不决。镇里把“裤腰带”紧了又紧,也最多还能挤出2万元,离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还差一大截。

这让余民族、冉茂卓着急,“不能乘势而上,就会‘热灶熄火’,镇里建的规范标准园也白搞了。我恨不得把自家房子抵押了贷款。”冉茂卓说。

在这关键时刻,一笔10万元的党费扶贫款从省委组织部拨到州委组织部,经州委组织部、建始县委组织部多方考察,决定将这笔钱全部用于发展关口葡萄。

10万元,在那个建始县普通工薪人员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时期,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
2003年5月12日,镇里领取那笔党费扶贫款的当天,余民族就兴奋地给冉茂卓报喜:“上级支持我们搞葡萄产业了。10万元,钱都拨下来了。”

冉茂卓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:“真的?太好了!”

一切迅速向好!对口联系部门、花坪镇立即选派8名干部组成工作专班进驻村坊村。花坪镇还挤出2万元用作配套资金。

村坊村每组都有3至5名党员站出来,共50余名党员示范户率先种葡萄。每一根搭葡萄架的水泥杆7元钱,从党费扶贫款中补贴4元钱,示范户投入3元钱。

截至2003年底,村坊村关口葡萄发展至300多亩,产业初具规模。

信心驱动发展

党员蒋代纲是村坊村一组最初的示范户之一。2003年,他27岁,拔掉自家2亩包谷改种葡萄。

当时家人对他颇有埋怨:“万一卖不出去,一家人只有出门打工。”

蒋代纲理直气壮:“组织给我们10万块钱搞产业除穷根,我是一名党员,肯定要跟着搞。”

50多名党员示范户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,周边群众逐渐放下顾虑。

村民宋先进苦干一夜,拔掉了自家2.5亩地的包谷,第二天跑到村委会买葡萄苗。

村民张红玲,一口气发展了6亩关口葡萄:“党员都搞了,我不能拖后腿。”

这笔党费扶贫款给了当地党员信心,党员又带动起群众……众人拾柴火焰高,产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!

2005年,村坊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建成1300多亩连片规模关口葡萄长廊。

2007年,关口葡萄在周边长槽、花掌坡、校场坝等村连片发展,一举形成3000亩以上规模,并开始推广普及果实套袋技术和地膜覆盖,向规模化、规范化种植转变。

冉茂卓既振奋又感动:“他们都是真金白银地掏钱,这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。没有这些社会资金的投入,单靠政府筹集资金,无异于杯水车薪。”

据他初步统计,2005年至2007年,群众和乡贤能人投入发展葡萄产业的资金超260万元。

葡萄3年初见效益,5年稳定收益。这方水土孕育出的关口葡萄,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待。

蒋代纲的2亩葡萄在2007年初见效益,收益10余万元,他又把自家剩下的4亩责任田全部发展成葡萄。2008年,他采用流转土地等方式扩大种植规模,并用种植收益建起了五层楼房,率先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。如今,蒋代纲家一年综合收入超过30万元。

2008年,村坊村及周边地区的关口葡萄产业总收益超4500万元。群众家家种关口葡萄,每亩的年收益均在1.2万元以上。

20年不负嘱托

2022年国庆节前夕,从建始县花坪镇发出的700多箱关口葡萄经过冷链物流车24小时运输抵达海口市,部分葡萄换乘海口至三沙的航班登上永兴岛。

海南省恩施商会秘书长贺黎明表示:这是关口葡萄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双提升。

2002年选择了关口葡萄,到如今的2022年,光阴飞逝20年。

2003年5月,时任花坪乡党委书记的曾玉平就告诫自己:这笔省管党费代表着组织的殷殷嘱托,一定要依托关口葡萄这个产业让群众富起来。

冉茂卓回忆当年:我心里十分清楚,必须把每一分钱用好,把产业搞起来,才对得起组织,对得起村民。

上下一心、干群一心,用行动向组织交硬账。

为了省钱,冉茂卓和驻村专班自己建模自己浇灌,把每根水泥杆子的成本从10元降到7元。

花坪镇8任党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,抓关口葡萄产业发展。

2003年至2005年,进驻村坊村的工作专班一人包一两个组,挨家挨户上门发动群众,协调解决问题。天不亮揣着干粮出门,天黑回到村委会才有口热饭下肚。当时到达村里最远的一个组要翻两道山梁,步行约1.5小时。

2008年,关口葡萄急需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。花坪镇统筹各项资金50万元,遴选专业公司进行品牌打造,助力关口葡萄进入武汉家乐福、沃尔玛、中百仓储等大型商超。同年,“关口葡萄”品牌被湖北省列为著名商标,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。

先后3次进行技术升级,推广起垄栽培、避雨栽培和疏果套袋等技术,并制定了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。

2021年,花坪镇党委统筹财政资金和村坊村、校场坝村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,建成关口葡萄交易市场,完成配套设施建设。

2022年,村坊村整合资源链,8个关口葡萄主产区的村集体公司作为原始股东共同出资,成立花坪关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统一技术标准、统一农资品使用、统一葡萄价格、统一商品包装、统一葡萄销售,抱团走向更大的市场。

20年,对于一个产业,只是一个“逗号”。“3亿元的总产值,是新征程的里程碑,我们将牢记组织的殷殷嘱托,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,积极推进电商直播等新业态,推进农旅深度融合,把关口葡萄产业持续做大做强。”花坪镇党委书记崔显龙说。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